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讯 » 活动预告 » 正文

古人也有“签名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28  浏览次数:494
宋徽宗的签名档。朱耷的签名档。时下网民,能拥有一个很潮的签名档是很有面子的事。跟帖灌水无须报上姓名,朋友们一见那别具个性

宋徽宗的“签名档”。

朱耷的“签名档”。

时下网民,能拥有一个很“潮”的签名档是很有面子的事。跟帖灌水无须报上姓名,朋友们一见那别具个性的签名档便自然不会张冠李戴误作他人了。而在现实生活,人们虽然越来越多地依赖电子文稿,但签字署名还是要亲力亲为,一手漂亮而不失特色的签名不仅代表着品位而且具有识别个体的法律意义。然而翻阅史籍,我们却发现古人其实也有自己的“签名档”。

古人的“签名档”最早称“押”。《韩非子》一书中有“田婴令官具押券”,可见战国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押”的形式在文书中进行签署了。

唐朝时,读书人之间流行草书连笔署名,号为“花押”。日语中也有“花押”一词,意为个人化的署名,是日本平安时期从唐朝借用的汉语词汇。12世纪中叶的欧洲也是用“花押”来表明签署人的身份,但它多是一种图形签名,后来英国玫瑰战争就是以红玫瑰图案为“签名档”的兰开斯特家族和以白玫瑰图案为“签名档”的约克家族之间爆发的战争。

古人的“签名档”颇具个性。南朝的文学家何敬容的签名就与众不同,他署名时把“敬”字分得很开, “苟”写得很大,而“文”却写得很小,名字中的“容”字中含有一个大大的“父”字,于是同时代的陆捶便有意骂他为“苟既奇大,父亦不小”。

在北朝,许多少数民族贵族汉化程度不高,书写汉字比较困难。比如那位创作《敕勒歌》歌曲而被广大小学生记住姓名的北齐贵族斜律金原名叫斜律敦,由于写不好这个“敦”,就改名为斜律金,但署名时还是不像“金”字,齐高祖高欢就指着宫殿尖尖的屋角,让他临画,估计他的签名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座小房子。另一位叫库狄干的北齐贵族也很有意思,他在署名时常常把“干”字的竖画由下而上穿在两横上,别人讥笑他为“穿锥”。可见这些古人的“签名档”带着浓浓的个人特点,若是有人临仿他们的签名去盗开“支票”,怕是需要一定的想象力的。

到了宋明清时期,文人墨客在进行书画落款时,更是把“签名档”艺术推到了极致。宋徽宗赵佶是著名的书画家,他的“签名档”被人称为“绝押”,其外形有点像写得松散的“天”字,实际上赵佶玩的是拆字游戏,把“天下一人”四字连贯在一起,来表明自己不仅是君临天下的皇帝,且在艺术造诣上也是天下第一。另一位以“八大山人”闻名的书画家朱耷的“签名档”也是别具一格,其款识“八大山人”四字一气呵成,上下连贯,远远看去,既像“哭之”又似“笑之”。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后人,在经历国破家亡后,面对清朝统治者,他只能用自己的“签名档”来表明不愿与仇人合作的态度了。

 
 
[ 艺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艺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