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 » 热议焦点 » 正文

民营美术馆:中国式生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05  浏览次数:844
2013年9月8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龙美术馆主办,99艺术网发起承办,今日美术馆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共同协办的“2013首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在上海龙美术馆举行。
 

龙美术馆

20多年来,民营美术馆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

上世纪80年代末,画家黄胄为创办炎黄艺术馆殚精竭虑,从1991年建成开馆到此后的债务累累,到2007年与民生银行达成捐助托管合作协议,磨难几多;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民营美术馆迎来第一波浪潮,沈阳的东宇美术馆、天津的泰达美术馆、成都的上河美术馆以及具有半官方半民营色彩的成都现代艺术馆纷纷成立,然而开张之初的先锋姿态,随着一年后的疲软、两年间的纷纷倒闭,让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再现艰难——作为美术馆,完全依靠单一的企业投资管理的生存之道确实难以维系;2003年前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复苏,让一大批民营美术馆再次乘势而立:北京今日美术馆、南京红色经典美术馆、上海证大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苏州本色美术馆、上海外滩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震旦博物馆、龙美术馆等。

2013年9月8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龙美术馆主办,99艺术网发起承办,今日美术馆与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共同协办的“2013首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在上海龙美术馆举行。

乐观的评论人说,这次有官方背景参与主办的论坛,暗含着民营美术馆发展即将到来的新机会,作为对民营美术馆发展状况的第一次公开讨论,这是公共政策加大扶持民营事业的积极信号;慎重保守的人则认为,这不过是摆上台面的一次小尝试,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民营美术馆事业的发展依然道阻且长。

而这批新的美术馆将如何实现自我造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建立在公益观念基础上的资金机制,让民营美术馆在坚守公益性、坚持探索公共价值的同时,拥有一部分自身资金来源,实现良性循环的文化产业链,成为目前民营美术馆寻求中国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换句话说,尽管民营美术馆面临着专业程度不够、收藏体系不足、以美术馆之名行画廊之实等若干问题,资金问题仍然是关系其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问题。

当下民营美术馆的运营现状到底如何?笔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几家民营美术馆的负责人,以观行业生态之一隅。

喜玛拉雅美术馆:

运营重点在于控制展览成本

在浦东新区芳甸路199弄的证大喜玛拉雅中心三楼,占地约2700平方米、空间高度达15米的喜玛拉雅美术馆被标志性的林木异形体所包围,显得很特别。

这里正在进行的是“荒木经惟:感伤之旅/堕乐园1971-2012”摄影展。灰黑色调的海报上,荒木镜头里的爱妻阳子,看似漫不经心的眼神倾泻着如水般的感伤。

“我们对外合作的展览已经安排到2017、2018年了。”喜玛拉雅美术馆执行馆长王纯杰笑着对记者说。

成立于2005年6月的喜玛拉雅美术馆,开馆至今举办了超过60个展览,收藏艺术品350余件(组),开展了教育活动740余场。美术馆由上海证大集团投资建立,目前每年运营的预算费用约为3000万。

“当下美术馆的运营主要由证大旗下的喜玛拉雅文化基金会和自我创收两部分组成,2012年这个比例为67:33,2013年到目前为止比例为55:45,美术馆自我创收的比例在逐年递增。”

王纯杰介绍说,除了场租费之外,比起原来的证大现代艺术馆阶段,目前喜玛拉雅美术馆并没有花费投资方更高的运营成本。“我们现在集中探索的是一个展览可造血的运营模式,即怎么把高额的办展费用分摊到各个部分消化掉,毕竟一个美术馆要办得好,最核心的是它的展览质量,而要想做好展览,确实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所以我认为美术馆的运营重点在于如何控制展览成本。”

以去年原研哉展为例,在与日本方的沟通谈判中,喜玛拉雅美术馆将展览成本里所涉及的作品运输费、日本方人员交通费等“落地前”的费用都过渡给日方负担,同时日方还承担了宣传制作的一部分费用。而在赞助商分摊了200多万的费用后,售价70元一张的门票,共为美术馆带来了100多万的收入,这100多万基本能负担美术馆自身办这次展览的成本,包括伴随展览临时增加的特别工作人员费用等等。

喜玛拉雅美术馆自成立以来,举办过的展览包括奥托·迪克斯版画展,托尼·克拉格的雕塑与绘画展,原研哉的设计展,隈研吾的建筑模型展等,与很多美术馆高居庙堂、不接地气的展览相比,喜玛拉雅的展览定位更加“生活化”,“我们致力于将很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推广到国内,以国际高水平展览树立民间艺术交流的新典范。”王纯杰说。

“在展览谈判的过程中,对艺术家作品和展览本身的理解很重要。这是能谈下一些大展、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比如原研哉的展览,强调的是价值观、他在设计品中阐释的极简美学,他的设计美学的核心不是强调单一物体本身有多美,而在于它和周围的互动与关系。”王纯杰补充说。

“另外,我认为我们的推广是他们很看重的点。比如我们是第一个做‘流动美术馆’项目,把美术馆做到户外的;比如我们做完展览,还曾安排到南京、金华、宁波近二十所高校巡讲,扩大展览的社会影响力;比如我们有反馈非常热烈的以展览为核心展开的公众参与活动。”

2013年6月,喜玛拉雅新馆开幕展“意•象展”之后,举办了向观众征集的为作品写图示的活动。“很多当代艺术如果不写标注,观众根本看不懂,我们就利用这个点,在网上向观众征集作品名,之后再把作者原有的作品名与观众自己写的标签放在一起,对照之后就能展开互动和交流。”而目前正在进行的荒木经惟展,则把展览主题“无声的爱”与当下市民文化结合紧密,伴随摄影展同时进行的是“无声的爱——荒木经惟公众参与展”,观众通过参与拍照、观赏舞蹈、发布爱的影像日记等形式创作个人作品,其作品与荒木经惟摄影展同期在喜玛拉雅四楼展厅展出。

此外,据王纯杰介绍,喜玛拉雅美术馆目前有100多万的会员,不同的会员项目能带来50-60万不等的收入。而政府方面也在逐步增加一些奖励或扶持,去年大约为50万,2013年有可能增长到100万。相比来说,喜玛拉雅的艺术衍生品商店所占的创收份额很小。“我们也会逐步重视和开拓这一块的经营。”

在展览过程中,如果有人对艺术作品产生兴趣想要购买的,可在展览结束后跟美术馆联系,而由证大集团旗下的文化公司负责沟通和销售,这也算是喜玛拉雅美术馆为证大公司创收的一个途径。王纯杰说:“因为艺术品买卖的生意不会直接跟美术馆发生关系,所以具体的创收金额也并不清楚,不过也算是美术馆为出资方‘补血’的一种途径。”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零售商店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最多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位于北京798艺术区核心地段,由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创立,于2007年11月正式开幕。工业包豪斯风格的UCCA空间,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拥有大展厅、中央展厅、长廊和中央甬道等四个展示空间。

经过多次沟通,UCCA的推广主管袁嘉敏还是以“不方便透露”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而本部分关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运营数据,均来源于“2013首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上UCCA CEO薛梅的演讲报告。

“从2007年建馆至今,尤伦斯夫妇对当代艺术中心约有6亿的投入,而尤伦斯大致保持着一年13到16场展览,上百场教育活动,6年来共计180万参观人数”,薛梅在会上谈到,“目前尤伦斯的运作主要仍依靠尤伦斯基金会的固定资金,每年年底UCCA会向董事会提交当年的财政管理数据,包括如何控制成本以及第二年如何增加收入。2013年尤伦斯基金会给了我们2100万,去年和前年是2600万,2010年是2900万,再之前则是5000万甚至更多。我们每年在以差不多30%的比例递减。”

尤伦斯的成本比较多的是花费在办展、公共项目、人员开支以及房租上,而从创收来说,零售商店所占的比例是最多的,高达55%,剩下的则是场地出租,企业和个人赞助带来的收入。

“这个商店为什么能够带来这么大的收入?我在尤伦斯工作之前,在卡地亚工作过,负责卡地亚的北方区,再之前我是在美国工作过,是做运营和公关的,所以懂得一些零售和市场的东西。我认为,如果积累一些零售经验,又有一点艺术行业的积累,就可以尝试做一下艺术衍生品商店,用自己展览以及展览相关的一些元素,开发自己的产品,扶持当地的创意设计师,我认为这是大家可以探讨的。”薛梅说。

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今,尤伦斯商店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2009年在原店基础上的扩大,2012年在798临街开出新的分店,在规模上有所扩大,内容上也更加多元化,新旧两店的功能有了不同的划分,旧店主要为艺术品和书店,而新店则主要为设计品店。目前尤伦斯艺术商店产品涵盖了限量版艺术品、原创设计品、艺术衍生品、艺术设计类图书、独立电影和独立音乐几大板块,而与尤伦斯合作的设计师从10位增加到了60位。

此外,尤伦斯还是中国首家携手艺术家、规模性推广限量版艺术品的出版方,它的出版制作比较严格地遵循了国际化的限量艺术品制作标准,如获得艺术家独家授权、严格限量、亲笔签名编号、专业装裱、附有尤伦斯出品钢印及限量版艺术品证书等。

到目前为止,与尤伦斯艺术商店合作的艺术家有方力钧、刘小东、隋建国、王广义、王庆松、杨福东、杨少斌、岳敏君、张晓刚等30多位,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与如此多知名艺术家群体合作销售限量艺术品的艺术商店,它的限量版艺术品涵括了版画、雕塑、照片、装置等类别,如早期刘小东的版画作品《阳光普照》、隋建国的标志性恐龙雕塑《中国制造》,以及崔岫闻的限量版照片《三界》。

薛梅曾经对媒体谈到:“尤伦斯艺术商店是当代艺术和大众需求的结合场,限量版艺术品作为一种载体,是对艺术展览和艺术品本身的延续,同时又因限量性而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成为艺术爱好者收藏之始的首选。至于与艺术家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最普遍的无外乎两种:一是购买艺术家作品的部分版权用于艺术衍生品,二是艺术衍生品售出后艺术家与商家实行利益分成。但大部分艺术家比较支持艺术馆的发展,只是象征性收取版权费,或提出很少比例的销售额作为分成。”

除了常规的创收项目,UCCA还有一些特别项目,比如为一些设计展策展,为一些新成立的民营美术馆提供咨询服务等,也为其创收带来了新的可能。薛梅在演讲中鼓励各大美术馆积极拓展创收途径,她以UCCA的画册收入为例,“UCCA的画册有时一个月能卖到18万,而画册的销售还保持在48%到49%的高比例,还去掉了17%的税。”

至于政府方面的扶持,相对而言还是刚刚起步。“第一次是我做了很长的报告,向政府说明美术馆所做的大小积累,政府给了我们30万。另一次是我们的商店因为设计师以及艺术家的版权,有一些产品获得了国家旅游局的奖项,总共获得了两笔政府的奖励。”薛梅回忆道。


震旦博物馆外观

震旦博物馆:尚在尝试创收渠道

2003年,台北震旦博物馆开馆,采用预约参观的方式,以文化讲座及线上导览等加强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2005年震旦博物馆在上海设立分馆,2012年,震旦博物馆开始进驻震旦独栋建筑,以“月光宝盒”之姿矗立在上海浦东的夜幕天际线下。

从收藏文物、建馆到营运,震旦博物馆目前完全以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的个人名义投资。目前,博物馆正忙于筹备新馆的正式开幕,记者以邮件的形式采访了震旦博物馆的赖任辰董事,了解到了震旦目前的营运状况。

赖任辰表示,震旦博物馆初期的每月预估运营成本为400万元,每年有约为5000万的运营投入,这部分投入主要用于房屋租金、建设工程摊提、人力、营销、管理维护费等,而特别策展的部分还需要另外投入。“博物馆未来会创立基金会,以追求更加科学的管理经营。”

“2013年开幕的是震旦博物馆一馆,总面积为6316平方米,而博物馆二馆会新增3000平方米,作为博物馆的馆际交流及当代艺术的策展,在2015年完成。”赖任辰介绍说,“以6316平方米的博物馆面积来说,分摊到各部分的成本开支包括,50%的房屋租金,25%的建设工程摊提,还有25%的人力、营销和管理维护费。”

在特展方面,去年震旦博物馆举办了“中国古代器物展”和“宝格丽125年意大利经典设计艺术”的展览。这部分的开支如何呢?赖任辰没有直接回答,他表示,策展方面的费用依据展览内容、形式、展期、场地大小和安全要求等而异,一般来说,费用从100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

目前震旦博物馆的创收渠道还比较常规,“目前我们初期的创收渠道主要为门票、商店及咖啡厅,开始试营运,所以运营方面的运作要等到开幕半年后才有较为具体的数字,我们未来预计开设教育课程,利用出租场地、推广衍生商品等方式丰富运营渠道。”

龙美术馆:

运营方面的期待在于美术馆制度上的健全和保障

作为中国大陆收藏界巨擘刘益谦、王薇夫妇斥资2亿元打造的私人美术馆,龙美术馆坐落在上海浦东罗山路上,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以展示夫妇二人的私人藏品为主。

据龙美术馆媒体负责人鲍静透露,目前龙美术馆的年运营费用在1000多万元,而目前创收渠道包括与品牌合作办展、开发销售艺术衍生品、推广面向不同艺术爱好群体的公共教育和艺术教育项目(如针对学生群体的艺术夏令营、基础绘画班)以及私人捐赠等,其中与品牌合作办展是目前龙美术馆主要的创收渠道,它包括与艺术家、艺术机构的展览场地合作以及争取高端品牌的艺术支持。

记者手记:关于民营美术馆的田野调查很艰难

这篇关于民营美术馆运营调查的专题稿,耗时长久,执行艰辛,除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民生现代美术馆和MoCA上海当代艺术馆也以“涉及商业机密”“不便透露”为由,拒绝告知关于美术馆运营方面的任何信息,无论是模糊的概况描述还是清楚的数据支持。

笔者因此十分泄气,因为从Channel展、Marimekko时尚展到近来的 Dior展,上海当代艺术馆在商业运营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次举办Dior展览,当代艺术馆就场地租借所获得的费用就达数百万元。

而愿意接受采访的几家美术馆,就运营所愿意谈及的深度与细节也比较有限,获取到的较为限制和表层的运营数据支持,让整篇成稿仍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

尽管如此,笔者认为此篇专题稿仍具有重大的实验意义。放眼望去,关于民营美术馆的运营与发展并不乏讨论之声,然而落到运营之具体现状、需要以数据为民营美术馆资金现状与运营事实正名时,茫茫广阔却寂然无声,这份田野调查做起来真艰难。

然笔者仍尽量在了解个中事实细节之后,将现状客观呈现,以表达独立之立场与姿态。而有意愿发展民营美术馆行业的企业家若有机会了解,也许会更趋于冷静理智和谨慎,在这条路上走得稳妥、成熟和负责。

很早就有人说过,国内民营美术馆的发展历史,简单说来就是找钱的历史,是理想与生存抗争的历史,更是商业与艺术博弈的历史,所以尽管谈到钱,大家都讳莫如深,但谈钱仍是生存之基,无可避免。

在采访过程中,有美术馆以自身作为公益和慈善项目、不用涉及商业化运营为由,表示自己不适合参与到这个专题的讨论,然而作为公益组织定位的美术馆,不但不应该排斥谈钱,而且应该明白只有通过吸纳各种社会的资金与力量,增强自身的公益影响力,建立健康的运营管理制度,才是一个美术馆接地气、促文化以达长续久存的根本,才能让中国逐步走出“只有美术馆,没有美术文化”的尴尬境地。

“目前,除了宫崎骏美术馆全世界没有一家美术馆可以实现收支相抵做到完全的自我造血。”王纯杰曾这样告诉我。但这并不可怕,因为对于美术馆来说,营利本来就不是目的,运营渠道和手段的探索不过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美术馆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在永续生存之上保证美术馆有机会做出有影响力的展览,在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之上实现更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力。

他山之石 Other Cases·

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

最早在博物馆业引入和运用“文化产业”概念,以基金会制度运营,通过交换项目、主题展览、接受捐赠、获得资助,与世界各大博物馆、金融集团、政府机构展开广泛合作,而在打造出其享誉全球的品牌影响力之后,古根海姆的营销策略是在全球出售这一品牌,让别人来出钱,自己组织展览,这一营销策略被人戏称为“像麦当劳一样连锁”,“像可口可乐一样开分厂”,即“古根海姆模式”。

① 树立高级别的收藏标准

② 举办权威性的展览

③ 设立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奖项

④ 建设遍布全球的分馆

·日本Mori Art Museum(森美术馆)

由森大厦株式会社投资创办,除美术馆外,还涉及美术馆商店、六本木学术中心、东京城市观景、三得利音乐厅、森艺术中心画廊等运作项目,投资方将美术馆与其他商业观光景点一起捆绑式推广。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美术馆

以举办皇家艺术学院师生作品暑期展览的形式,将作品展销所得用于支持学校和美术馆再发展。

他们说 Other Opinions

——“一年几百万,先亏几年,你准备好了吗?”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认为民营公益美术馆的中国式发展免不了要参考西方模式,设立基金,吸引个人、企业、财团的赞助维持日常运营,但这个模式需要前期大量财力物力来树立品牌。

——“都扑在当代艺术上,未必都有活路。”

从2008年起就一直密切关注民营美术馆的发展的道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咨询总监毛修炳认为,定位雷同是当前民营美术馆经营的最大问题。

——“我积累了30年的经验才敢开美术馆。没有专业运营团队和科学管理,很难成功。”

在台湾开办现代画廊整整30年的施力仁,来到北京开办了铸造美术馆。他认为,办美术馆并不那么简单,没有专业人才不行。

——“在中国这个时期,每一个美术馆都不可能建立一个相同的模式。什么时候模式上面可以倾向于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要等到这个社会给民营美术馆生长的环境。”

前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认为目前民营美术馆由于所处环境、资源不同,与不同企业间发生关系,不可能做成一样的模式,具体道路仍需各自探索。

 
 
[ 前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