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岭南文化 » 正文

不忘初心的彩墨之道——门秀敏绘画作品观后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26  来源:顶点艺术网  浏览次数:1693
彩墨之道,于有法中立无法,无法中创有法。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彩墨艺术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创新、发展,俨然出现了更加

“彩墨之道,于有法中立无法,无法中创有法。”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彩墨艺术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创新、发展,俨然出现了更加新颖独特的艺术观感。如何去进一步探索彩墨艺术的新形势、新格局,已经是不少艺术家的共同追求。

在这众多艺术家之中,中国书画国际大学特聘教授、缘润堂书画院名誉院长门秀敏先生无疑是令人感到惊喜的一位。这位专攻泼彩泼墨的画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颇有心得,近年来也在彩墨艺术上取得了不凡成就,引起了艺术圈内的广泛关注。

门秀敏教授的彩墨画作深谙传统艺术之精髓,其画作构图新颖,笔法多变,气韵生动,并且极具张力。在开合的运用与气口的布局上均有独到之处。对泼墨、破墨、积墨的技法探索上有着深刻理解。对色彩构成的运用、冷暖关系的对比、纯度灰度的过渡、色阶变化的把握以及墨色的相互渗透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其画作朦胧、混沌、恍惚,充满着抽象与具象的巧妙结合,形成了极具观赏性的崭新面貌,并且引起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这种抽象与具象的方式结合表达出了画家对自然的感悟,其肆意流动,变幻莫测,令人觉得意义深远。

门秀敏教授用画笔对大自然的感受以极其自然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抽象无形的语言符号来诠释极具丰富多彩的有形世界,使得看似无序的画面实则充满着特有的秩序。

另据介绍,2019年5月8日,以门秀敏教授作品为蓝本的《“秘境——门秀敏作品集”邮票珍藏纪念册》首发式即将在京举行。在此之前,首发式主持人、知名文艺评论家、扬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原扬州市文联主席刘俊与中国国际书画大学常务校长杭舟等一行受邀嘉宾,共同来到了缘润堂书画院,观赏了门秀敏教授的彩墨画作。观赏过程中,双方进行了专业而友好的学术交流,并且对门秀敏教授画作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认可。刘俊先生更是以“不忘初心”作为对门秀敏教授的赞誉评价。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刘俊先生是如何看待门秀敏教授与其画作的吧!

《不忘初心-读中国书画国际大学门秀敏教授画作有感》

作者:刘俊

读门秀敏先生的画,先远看,最初的感受是“好看”;然后近看,又觉得“看不太懂”;再远看,还是觉得“好看”。于是,让我在反反复复中,由浅入深,又深入浅出。这样的感受,颇有些像“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那种心理体验。在这一反复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由“看不太懂”到“似乎看懂了”。

image.png

知名文艺评论家、扬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原扬州市文联主席刘俊(中)、中国国际书画大学常务校长杭舟(独孤舟)(左)、中国书画国际大学教授门秀敏(右)

门秀敏先生及其画作出名后,可谓好奇者众,好评如潮也。评论者中,有的从技术层面上予以评价,认为这是一种泼墨泼彩或破墨破彩的技法;有的从艺术层面上予以评价,认为这是艺术上的古今相接、中西贯通;有的则从学术上予以评价,认为这是“后水墨时代”的产物,呈现的是一种彩墨秘境。我不知道门先生是如何看待这些评论与评价的。窃以为,他应该会这么想:我只不过是始于热爱、出于兴趣、敬于艺术、久于勤奋、忠于初心而已,甚至是一种率性而为、随性挥洒、我用我法。怎么会一下子搞出这么多的技术、艺术、学术评价出来?

image.png

我更愿意选择门先生热爱画画并确实画出了好画,初衷应该纯粹的,完全是出于初心、不忘初心的。何谓初心?初心,也许就是一份特别的爱好、一个简单的愿望,也可能是一种默默的追求、一种远大的理想,更应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积极心态和精神动力。总之,初心就是存在于人们内心里的那一件最纯粹、最宝贵的东西。然而,这颗初心常常会被我们自己所淡忘或遗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是多了些浮躁,却少了许多仰望星空的浪漫;我们往往是多了些苟且,以至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要向哪里去?

image.png

初心,原本应该包括人们与生俱来的诗心与才情。其实,很多人的内心里都会驻着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我”,一个是“诗人的我”或“艺术家的我”。只是后来由于生活和工作上的种种原因,或者是由于人生中的许多身不由己,内心里的那位“诗人”或“艺术家”睡着了,甚至消失了。等到有一天,当你退休了赋闲了,或当你急匆匆的脚步放缓了灵魂跟上来了,内心里的那位“诗人”或“艺术家”就会被唤醒。他们一旦醒来,便会因为厚积薄发而见风就长、枝繁叶茂、蓬勃向上、非同凡响。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大器晚成。

门先生大约就是这样的大器晚成者。他的成功,看似偶然,实则是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前不久,我在与门先生的深入交流之中,我在细细赏析他的画作之中,似乎读懂了他的“画中语”与“画外音”。这其中,有真诚,是一种对艺术的敬畏、憧憬和挚爱;有学养,是一种长期学习与实践的积淀;有天赋,是一种天生擅长的艺术能力、潜力和执念;有童趣,是一种鹤发童心而不知老将至的情趣;有诗性,是一种以情写景意境生的情感;有激情,是一种能从色彩中聆听到的音乐;有哲思,是一种墨与彩、形与神对立统一的和谐;有追求,是一种通过自己言犹未尽而让读者意犹未尽的引导;更有爱心,是一种人品与作品相统一的融合

image.png

说门先生作品如人品、人品如作品,并非溢美之词。但凡与门先生相晤并交流过的人,无不为他的真诚厚道、勤奋好学、博学多才和儒雅气质所感染。他的画作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志气、正气、大气、朝气、生气、和气,也正是他在画外的为人处世之道。所以,读门先生的画,就是一种赏画、读人、阅世、养心和明理的有机结合。他的画作,看似率性的,其实是真情实感的;看似抽象的,其实是有情有理的;看似现代的,其实是民族传统的。他的画作,不一定是某一个实在的景物,也不一定在表现事物的真实性,而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感情融入其中,为画作赋予某种象征意义。

image.png

门先生为自己的画作所赋予的象征意义,就是真善美。而这种真善美正是当下社会生态和文化氛围所缺失的,也正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所渴求的。党员干部有“三问”,我以为书画家们也应该有类似的“三问”。门先生已经用自己为文作画的实践,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爱上画画,既是出于个人爱好,也是源于一颗爱美的初心;他作画的过程,既是自我的修心养性,也是在为我们大家补上美育这堂课;他的画作,既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更体现了他在引导人们审美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当下中国的文盲是不多了,但是“美盲”却不少,不少人似乎患上了审美匮乏症。于是,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界线在日益模糊,甚至被蒙上了一层诸如丑形象、网红脸、伪古风、广告有毒、抖式快感的文化雾霾,整个社会似乎成了低美感的社会。由此看来,我们的社会需要补上美育课,因为“没有审美能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由此看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提升审美境界,拥有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活出人的样子,才能真正品尝到人生最甜的那部分滋味。

image.png

由此看来,我们的艺术家们都应该向门秀敏先生学习,自觉地担当起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社会责任来,并切实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文化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