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物天地 » 正文

邮政和邮票的诞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16  浏览次数:634
1.世界上最古老的邮政早在公元前约4000年,世界上最古老的邮政事业就在中国建立起来。公元前3000年,埃及和亚述建立邮政,与中国

1.世界上最古老的邮政

早在公元前约4000年,世界上最古老的邮政事业就在中国建立起来。公元前3000年,埃及和亚述建立邮政,与中国邮驿相同。埃及第三王朝期间组织起来的邮政主要供朝廷官员使用,而在亚述的邮政很明显是为商人阶层以及国家官员开办的。据现存的确凿证据表明,在埃及与叙利亚(他们的王子们是法老的陪臣)之间存在着管理良好的邮政组织,亚述和巴比伦的统治者之间也有这样的邮政组织。米但尼(上叙利亚)国王和埃及国王阿米诺菲斯四世之间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其中包括悼念法老父亲逝世的吊唁信。

2.方寸纸片第一枚

1840 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在英国诞生。发明邮票的是英国财政部的一名职员——罗兰•希尔。他曾担任过中学校长,但是现在世界上都知道他是“邮票之父”。

罗兰•希尔曾提出邮政改革方案,根据他的建议,英国财政部公开征求新的邮资收费方法,结果收到群众送来的两百六十种设计,这些设计大多是供凸印在信笺、信封上的图案。罗兰•希尔从查尔•默士描绘的一种圆形邮票图案中受到启发,他参照一枚维多利亚女王登位的纪念章,亲自画出第一枚邮票的草图。采用女王的侧面像为邮票图案,不仅为了象征英国,也是由于人像的特征细腻,可以防止伪造。

第一枚邮票的面值是一便士,印黑色,俗称“黑便士”。其实,同时发行的还有一种蓝色二便士,这种邮票甚至比黑便士更珍贵,只是人们没有把它看作邮票起源的象征,因此不那么有名。

当时,谁也没有料到,邮票会引起风靡世界的收集活动,特别是近二十年,全世界集邮者激增到一亿以上,各种早期的、稀有的邮票身价百倍。1960年还只值三先令一枚的“黑便士”旧邮票,到1980年价格升到几十英镑,而“黑便士”新邮票竟值三千英镑。特别是英国邮政博物馆收藏的全张“黑便士”(二百四十枚未撕开),被集邮界视为无价之宝,成为“邮品中的蒙娜丽莎”。

1847年,印度洋上的岛国毛里求斯发行了两种邮票,图案是由当地一家小钟表店的匠师根据“黑便士”仿刻的。当时毛里求斯是英国的殖民地,总督筹备一次盛大舞会,总督夫人别出心裁,想出印上毛里求斯邮票贴在请帖上。这种手工印的邮票有黄色一便士和蓝色二便士,每一种印了五百枚。过了十八年,即到1865年,集邮活动已在西欧兴起,法国一个军服制造商的夫人,从丈夫过去收到的毛里求斯来信信封上,发现这种邮票,就一枚一枚撕下来,由于缺乏集邮知识,大多撕破或揭薄了。今天世界上仅存的十几枚“毛里求斯首次珍邮”,几乎都有破损,就是这位夫人的“杰作”。

我国第一枚邮票是1878年发行的清代“大龙”邮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约在1929—1930年发行最早的“赤色邮票”。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10月8日发行了第一套纪念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邮票和有关收藏品的文物价值,同它的珍奇性有一定的联系。如我国邮电部保存的早期邮递单据(1879年的“排单”、1906年的“将军火票”、1859年的民间商办信局的信封等),各种早期邮票(如集邮家马任全、王纪泽捐献的1896年“红印花加盖小一元”旧、新邮票等),都是邮政发展史的重要佐证,也是难以估价的珍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赣边省、闽西交通总局、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苏维埃邮政等发行的印有镰刀、铁锤图案的邮票,以及贴有邮票实寄的信封,现在都非常宝贵,越来越引起国际集邮界的重视。解放区的早期邮票常用油印、石印、木刻手印,纸质虽然粗糙,却反映了战争年代物质条件的艰难,更显得可贵。

但是,国际上也有某些价值连城的罕贵邮票,特别是某些印刷厂废弃的废品,从历史价值、文物意义来看都不大,只是因为商人的哄抬,“奇货可居”,以至身价扶摇直上。有些跨国组织利用邮票投机牟利,其规模使人吃惊。如1956年,美国一家印刷公司的老板和钞票公司的副主任勾结起来,买通当时巴拿马当局的某些人,以巴拿马政府的名义,向图1—4梵蒂冈申请发行教皇邮票。因为历届教皇有二百几十人,这套邮票计划发行二百多种,按协议由美国老板代销。他们以三十万美元的投资,企图从集邮者身上搜刮一亿以上的巨额利润。当即,引起了美国集邮界的猛烈抨击。

3.集邮的目的

集邮长知识。集邮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知识,欣赏艺术。譬如说,从邮票上了解我国古代的文物、发明,可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邮票上了解埃及、希腊、罗马的古迹、艺术品,可帮助我们学习世界史。集邮能使人更爱读书,筛选、组合邮票的过程,锻炼着集邮者提炼知识的能力。而这种知识的获得,又是在欣赏邮票的愉悦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下来的。放大镜下,邮票设计千变万化,构思的新颖和绘制的精细,令人咋舌。随着文化知识和美学修养的提高,集邮者的品格、精神风貌也会更趋高尚。

喜爱集邮的青少年朋友,切莫私揭别人信封上的邮票,影响通信安全,也不应“迷”邮票迷到荒废学业、耽误工作的程度。而对那些倒卖邮票,苟营逐利,浑身沾满铜臭,甚至堕入各种非法勾当的坏人坏事,应当制止。

 
 
[ 文化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