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物天地 » 正文

五岭枢纽——韶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2  浏览次数:880
韶关,素有五岭枢纽,三省咽喉之称。由于地处南岭山脉南部,韶关地貌基本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山峦起伏,高峰耸立,中低山广为分

韶关,素有“五岭枢纽,三省咽喉”之称。由于地处南岭山脉南部,韶关地貌基本以山地丘陵为主,境内山峦起伏,高峰耸立,中低山广为分布。自古以来,韶关就是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上通道和关口,粤湘赣交界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

韶关据五岭之口,当百越之冲,有着二千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广东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的韶关,其历史可上溯到距今十二万年前,曲江县马坝镇狮子岩“马坝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所证明。韶关作为“马坝人”的故乡,“石峡文化”的遗址地,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摇篮之一。

韶关之得名,和上古的舜帝有一段渊源。相传舜帝巡奏“韶乐”于城北三十公里处的石峰群中,该处后来统称为韶石山。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即取韶石山之“韶”字为州名,以后历朝沿袭。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于河西武水边开设税关,名为“遇仙桥关”。清康熙九年(1670年)又将南雄的“太平关”移到东河浈水边,并在北门外增设“旱关”,统称“三关”,韶关之名即由此而得。

今天走在韶关的大街小巷,会发觉有些名字取得特别有意思,如风烈路、风度路、余相巷等。相传,以前韶关有纪念古曲江三大名人的建筑物,其中有纪念侯安都的“风烈楼”,纪念张九龄的“风度楼”,纪念余靖的“风采楼”。风烈楼和风度楼均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现仅存纪念余靖的“风采楼”。而相关的路名则流传了下来。

韶关的风烈路,就是因候安都的风烈可钦而留传下来的,尽管风烈楼消失了。候安都,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能诗文,兼善骑射,文武双全。他平“侯景之乱”,辅佐陈霸先建立起陈王朝(南朝),率军败北齐,平定王琳,后又因杀文帝的竞争者衡阳王陈昌,进爵为清远郡公。从此,安都威名甚重,郡官无出其左右。侯安都原墓在今韶关乳源县桂头镇江背村,古代桂山下建有纪念侯安都的“上司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侯安都墓和上司庙同时被毁,上司庙仅遗留一棵古老的大榕树,似乎在诉说着历史。

风度路,则和唐朝一代名相张九龄有关,生于韶关的张九龄,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是一位有远见、创见和革新精神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誉为“江南入相从公始”、“岭海千年第一人”。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九龄因病告归祖籍始兴,路过梅岭时,见岭路峭险,行走困难,便向唐玄宗建议开辟岭道,改善南北交通。这个建议得到了唐玄宗的赞赏,张九龄奉诏之后,仅用二月余就在梅岭上凿通一条第约20余丈、宽3丈的大山路,使梅关古道成为“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的大道。开通之后,广州等地客商货物由水运北上到雄州,经古道运往岭北;岭北南下客商货物,则由陆路经古道运到雄州,然后转水运运往广州等地。梅关古道从此成为沟通南北的主要孔道。张九龄去世后,玄宗常思念,每宰相荐士,总爱问:“风度得如九龄否?”故宋天禧年间建有风度楼,可惜后来被毁。惟有今天韶关的风度路上,似乎还留下了古人的足音。

风采楼

往昔韶关的三大名楼,剩下的就只有巍巍的风采楼了,但许多人不知道风采楼是纪念余靖的。这位宋朝名臣,于宋天圣二年(1024年)考取进士。宋景佑三年(1036年),他向皇帝上疏,为被贬的礼部员外郎范仲淹辩护,而遭降职为监筠州酒税,余靖之敢于直谏的名声亦由此闻名于世。作为谏官,余靖曾多次为建言“轻徭薄赋”整顿户政,去除贪残之吏,抚疲困之民事而向皇帝抗声力争,以致唾液飞溅至皇帝的“龙颜”上仍意犹未尽。宋仁宗天圣年间著名的“四谏”,余靖位居其一。后余靖在南海做官十年,离任时不带走南海一物,因此以“风采清华”称颂于世。广州有八贤堂,余靖当其一。因此,韶关为其修建有“风采楼”,后来海外的余姓子孙均以“风采”命名建筑物或社团组织名称以纪念他。如美国有“风采堂”,加拿大有“余风采堂”等。

韶关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且山川秀美,风景名胜众多,被誉为集华南景观之大成。韶关是一座绿色环保城市,森林资源居广东省首位,是全国重点林区,其森林覆盖率高达71.2%,广东省最大的森林公园、也是广东唯一的原始森林留存地、地球同纬度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区域的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丹霞地貌面积最广、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被誉称为“世界地质公园”、“中国红石公园”的丹霞山、车八岭等三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云髻山、大峡谷等七处省级自然保护区,鳄蜥、华南虎、海南虎斑鸠和桫椤、观光木、广东松等珍稀动植物广布其中,是广东省的生态屏障和物种基因库,地球同纬度地区最绿的区域之一。在这片高山生态地域,史前时期的韶关是恐龙之乡,在南雄和始兴的红层古生物圈,广泛分布着七千万年前到晚白垩纪时期的恐龙蛋和恐龙化石,是研究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的古环境、恐龙的灭绝和哺乳动物的出现的重要依据。

梅关

梅关,位于距广东省南雄市约三十公里梅岭顶部。梅岭,为五岭之一大庚岭东段,处于大庚岭之咽喉,地势险要。梅岭的得名,相传是战国时期中原战乱不堪,大批越人南迁,由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得来的。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梅关被两峰夹峙,虎踞梅岭之上,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梅岭设关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其策略是对北方筑长城以防御匈奴,对南方则开关道,积极开发岭南。南雄的县名也与梅关有关,南雄乃南粤雄关,而雄关指的就是梅关,史称南雄“居五岭之首,为江(西)、广(东)之冲”、“南北咽喉,京华屏障”。现存的关楼建于宋嘉佑年间,为砖石结构,古朴雄伟。明南雄知府蒋杰在关楼上立匾题刻,北面署着“南粤雄关”四字,南面则写着“岭南第一关”。

从梅关古道下来,是珠玑巷,原名敬宗巷。据传唐敬宗宝历年间,敬宗巷孝义门人张昌,七世同堂,朝庭闻其孝义,特赐与珠玑绦环,为避敬宗庙讳,就将敬宗巷改名为“珠玑巷”。历史上,曾有大批珠玑巷居民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有“广东第一巷”之誉。据当代学者的查考,现今共有141姓的珠玑移民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29个市县,并有数以千万计的人移居国外。近几年,随着大批珠玑巷后裔回来寻根问祖。

今天的珠玑巷,全长一千五百多米,用鹅卵石铺砌而成,是广东省仅有的宋代古巷古道,基本保存着古驿道的原貌。南门楼位于珠玑南端,是珠玑巷标志建筑之一,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拱门上有民国十六年重修时镶的石匾“珠玑古巷”及“祖宗故居”。在珠玑巷南门附近有一座元代实心石塔,叫“胡妃塔”,塔旁有一古井传说当年胡妃就投井自尽于此。宋史载:胡妃原是南宋度宗皇帝的妃子,因遭当朝宰相贾似道陷害,被令出宫为尼。后胡妃逃出寺庙,在杭州被南雄珠玑巷富商黄贮万搭救带回,纳为妾。不料此事被告发,朝廷派兵前来围剿,于是珠玑巷连同周围数十里的民众纷纷逃离家园,大举南迁。而胡妃自感连累大家,就投井自尽。后人为纪念胡妃就在井旁建了“胡妃塔”,是广东有年代可考的唯一元代古塔。这次逃难也是珠玑巷内居民最大的一次迁移。

有名山,则有名寺。韶关的南华禅寺,作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场“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历史一千多年,至今香火常年旺盛。后其弟子又创立五宗,即所谓一花五叶,远播东南亚和欧美。因此南华寺素有“南宗祖庭”之称。乳源瑶族自治县慈云峰下的云门山大觉禅寺,简称云门寺,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云门寺建筑风格独特,殿内三面壁上是用陶瓷烧成的大型彩瓷佛画,是我国当前佛寺中独一无二的巨型彩色陶瓷壁画。

在高高的山上,在翠绿的松杉林中,层层梯田的半山腰里,掩映着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瑶族村寨。乳源的必背瑶寨是海外瑶族的发祥地。在必背镇,有一座具有浓厚瑶族特色的接待楼,游客在这里可饱尝瑶族风味,畅饮瑶胞自制的苦桑酒,也能欣赏到瑶家小伙子和瑶族姑娘为你表演的瑶族竹杠舞、顶杠、丰收舞和瑶族婚嫁等民族节目。在瑶族接待大楼的会客室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瑶族民俗风情画,必背瑶族风土人情的主要特别基本上都反映在这幅画上。

名人、名楼、名巷;名关、名山、名寺,再加上别具风情的民族,一座生态的粤北重镇,不能不令人感叹其文化风光的丰富与秀丽。

 
 
[ 文化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