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物天地 » 正文

海滨邹鲁——潮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3  浏览次数:682
潮州湘子桥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在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平原这块肥沃的大地上,孕育了全世界都具有重要

潮州湘子桥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在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平原这块肥沃的大地上,孕育了全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潮人文化。

潮州,是一个古老的名字。潮州的历史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古揭阳县算起,至今已有二千一百余年。潮州是“潮文化”的发祥地。历代以来,潮州一直是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岭海名邦”、“岭东首邑”、“海滨邹鲁”之称。在广东省东部的韩江平原一带,以潮州和汕头为核心,由于长期的对外交往和中西文化交融,使本土的原生文化与周边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交流渗透,最终形成的风格独特的地域文化——潮汕文化,主要体现在潮州话、潮州茶艺、潮州菜、潮州手工业工艺、潮商等这几个最具代表性、最重要、最有特色的方面。
潮州方言,即潮州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它的词汇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者甚众。对潮州人来说,潮州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潮州人无论何时何处,特别是和亲人朋友在一起,都要泡上功夫茶。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就记载了:“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近代诗人丘逢甲从日本回国后,在潮州生活时作《潮州春思》诗六首,其中一首记述春日烹品功夫茶的情景,曰:“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觜,来试潮山处女泉。”

潮州菜,是潮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潮州菜历经千余年的发展,精制创新,以“色、香、味、型”并美。潮州菜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刀工精巧、造型优美。其特点是: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肥而不腻。潮州菜谱共分八大类,二百三十四个品种,其中潮州小食是全国八大点心系列之一。春饼、笋粿、无米粿、水晶包、牛肉丸、沙茶牛肉、金瓜芋泥、鸭母念、蚝烙等应时上市,香溢街头。潮州菜馆遍布世界各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潮州菜馆”。

潮州富饶而稳定的生活环境、有限的生存空间以及作为商业重镇的历史,也滋养了他们对于生活细节的讲究,对于华丽、繁复、精致艺术的追求。也许是由于潮汕平原人口最密集,人多地少,农业精耕细作,种田如绣花。所以终究造成潮汕人对于“精致”孜孜不倦的追求。如果说潮州的功夫茶、菜系体现出了潮州人对日常生活的精细要求,那么这种“精细”的特征同时还体现在潮州的陶瓷、石雕、木雕、刺绣、玉雕、麦秆画等手工艺上,潮人手工艺有着非常精致而浓郁的地方特色。

潮州,是我国的古瓷都和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潮州陶瓷尤以工艺美术瓷著称,具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馨’的赞誉。从笔架山宋代“百窑村”,到枫溪陶瓷业的再度崛起,折射出潮州深厚的人文底蕴及陶瓷文化的灿烂光辉,2004年4月,中国轻工联合会和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潮州“中国瓷都”称号。潮州石雕追求的也是多层次、立体镂空。对石头进行镂空雕,完全是逆石性而为,这种最精巧的心思、最细致的手艺以及对人的创造力极限的追求贯穿于潮州所有的艺术之中。

潮州木雕、石雕的代表作主要表现在潮州古代民居建筑上。在广东各种民居中,潮汕民居的样式与北方民居最为接近,也最华丽,特别是与邻近的客家地区相比,所以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说。乾隆时期的潮州知府周硕勋曾对潮州人如何起民居有关一段精辟的描述:“望族营屋庐,必建立家庙,尤加壮丽……家有千金,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民居辄用石灰沙土筑墙,地亦如之。监如金石,即遏飓风摧扑,烈火焚余,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届过惠州、嘉应虽间有之,然不及潮州甚远。”

潮州民居有几种主要样式:“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等,潮州市铁巷就有一“驷马拖车”的大宅,宅宽足足占了街长的1/3以上。澄海的陈慈黉故居虽受西洋风格影响,但建筑格局采用的也是“驷马拖车”。潮州城内的甲第巷,古民居保存得最完好。在甲第巷,你可以看到富有潮州特色的大波浪式的暗含五行意义的山墙,山墙上的瓷塑,带有北方风格的凹斗式大门,壁肚上的彩绘等。潮州义安路铁巷2号的已略黄公祠,整座祠堂布满了精细的木雕,连梁角的龙须上都站满了神态各异的人物。看现代潮州木雕,可去西荣路和春荣路交界处的市新桥美苑工艺厂,在那里可看到雕刻艺人如何雕刻潮州木雕,也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蟹篓,大都是厂长、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李得浓的作品,他曾雕的白菜,菜叶下的经络和白菜叶微微剥开的样子,看得人爱不释手。

潮绣属于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粤绣的分支。潮绣最与众不同之处是它的垫金绣——即在需要的地方如龙头、人物的面部、额头等处,在底布与绣线之间加垫棉花或纸钉,以增加图案立体感,其立体感要比苏绣、湘乡、蜀绣明显得多。潮绣的另一个特点是色彩浓艳,喜用红色、黑色作底,喜用金线,金线真的含金,盘成各种花纹、图案,然后以细丝绒线钉缀在底布上,富丽堂皇,最适宜作神台的围幔和新娘婚礼上的晚装,现在香港仍有不少人订做潮绣服饰用于婚礼。
“潮人文化”这种精细、独特的文化品质,能够得以广泛传播,甚至享誉世界,是和潮商遍布全世界分不开的。潮汕地区的土地面积虽然只有全国的千分之一,但却生活着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人多地少,受海洋文化影响巨大的潮人,走出家门和国门,从事经商活动,便成为了诸多潮人的必然选择。正是这些潮人,他们自身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播,造就了今天潮人文化的美誉。潮州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是几乎和本地人口一样多的占全球三分之一华侨的故乡。在潮籍侨胞中,有被誉为世界华人首富的知名实业家李嘉诚、受聘为五十多所大学教授的国际汉学大师饶宗颐、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国侨领陈伟南、国际摄影大师陈复礼等诸多杰出人士。

说到潮人,就一定要提到韩愈。尽管这个人并不是潮州人,但是他对潮州文化的影响力非常大,乃至后来潮州的山山水水,如韩山、韩江等,都以他的姓来命名,甚至可以说潮人身上的儒雅、忠义、诚信等中原文化的精神品质皆来源于此人。819年,唐代文坛领袖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潮州,当时僻远的潮州仍然是流放官员的蛮荒瘴疠之地,韩愈曾言“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但他到潮州后并没有悲观消极的生活,而是驱了鳄鱼,会了大颠、祭了湖神、释了奴隶、起用潮州本地文人赵德建了州学,教诲士民,传播正统的中原儒家文化,尽管短短的八个月八个月,最终“泽遗滨海”,“赢得江山都姓韩”。

潮人对韩文公的怀念,也影响到后来贬潮任职的官员,仅有宋一代,就有陈尧佐、赵鼎、吴潜、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六位宰相被贬或转战来潮,加上唐代的四位,史称“十相留声”。其中陈尧佐、陆秀夫和丁允元还以有功于潮而得以“配食韩祠”。陈尧佐在潮时间不满二年,但一切效法韩文公所为,兴孔庙、建韩祠、戮鳄鱼,后来当上宰相也“未尝一日忘潮”。丁允元上任后,置学田、迁韩祠,并在湘子桥江心深处增建五座石桥墩,后人称之“丁公桥”,因此得以“从祀韩祠”。南宋“三大孤忠”之一的陆秀夫,被谪贬潮州安置为辟望司,二年后,陆秀夫奉召回朝加封左丞相,将母亲和二个儿子等留在潮汕。再过二年,宋军兵败新会崖山,陆相登上御舟仗剑先驱妻儿入海,自己背负幼帝赴海死,史称“崖山之难”。这样,留在潮汕的陆氏后代成为了陆秀夫仅存的一脉,他们聚居的地方后来被称之为“陆厝围”,此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潮州的名胜古迹还有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第一座启闭式石桥”、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的潮州湘子桥;有被专家誉为“国内罕见的宋代府第建筑”、“潮州古建筑三件宝”之一的许附马府;有全国仅存的四个开元寺、广东四大古寺之一的佛教胜地潮州开元寺;有我国目前建筑面积最大的泰式佛殿;有始建于宋、著称于明的潮州八景之一北阁佛灯;有与羊城越秀山五层搂齐名的明代建筑广济城楼;有建于花岗岩石之下、依岩凿半卧弥勒佛像的甘露寺;有与肇庆七星岩齐名,同属广东久负盛名的两处古石刻之一的葫芦山摩崖石刻;还有凤凰塔、孔庙、卓府、象埔古寨、王大宝墓、林大钦墓等一大批文物古迹。

今天的古城潮州,山虽不高,但气势不凡,水虽不阔,但风光旖旎,金山峙其北,笔架山列其东,葫芦山卧其西,川流不息的韩江水绕城南流,组成“三山一水护城廓”的绚丽风光。昔时古城,焕了新颜。
 

 
 
[ 文化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