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物天地 » 正文

月姐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11  浏览次数:983
每逢中秋临近,粤北小村的农妇们都会全村出动,举行一场从农历八月初一贯穿至八月十五的盛大仪式。从4岁女童至耄耋老妪,对着月亮边舞边唱。这便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姐歌”。

每逢中秋临近,粤北小村的农妇们都会全村出动,举行一场从农历八月初一贯穿至八月十五的盛大仪式。从4岁女童至耄耋老妪,对着月亮边舞边唱。这便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姐歌”。

月姐歌

“月姐歌”这一民俗传统节日活动历史渊源久远。相传唐代一个叫“月姐”的宫女流落民间,在韶关市仁化石塘双峰村定居。月姐把宫里的一些小曲调传授给当地妇女。每年的中秋期间,妇女们自发组合在一起边赏月边演唱向宫女学来的小曲调,自此成习,一直承传下来。“月姐歌”是石塘村妇女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数百年来仅仅流传在该村女性人群中的一种民间歌曲。它的歌词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农事季节歌、叙事歌、情歌等关于时令节气、耕耘织造、人生百态等方方面面。

据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姐歌”的传承人李玉清介绍,唱“月姐歌”的仪式每年从农历的八月初一到八月十五,连唱十五天。每到晚上,石塘村的妇女们都会聚集在“月姐歌堂”里载歌载舞、玩游戏。

“月姐歌”仪式分为三步:

首先是接月姐。每晚8时,人们就开始隆重的“接月姐”仪式,大家齐唱《接月姐》歌。

其次是迷月姐。接到“月姐”后,众人们开始使出浑身解数“迷月姐”。腔调各异的各种歌曲、花样百出的各种舞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间游戏竞相登场。上至8旬老妪,下至5岁幼女,个个玩得不亦乐乎,将祠堂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最后是送月姐。随着夜色渐深,有些疲惫的女子们便进入了最后的“送月姐”环节。只有将月姐送走,这一晚的活动才算结束。 李玉清说,从初一到十五,夜夜如是。直到中秋月圆之夜,“送月姐”要从歌堂一直送到清澈的小河边,村中妇女一路歌唱、鸣放鞭炮。至此,一年一度的“月姐歌”活动才算结束。

现状

据李玉清老人介绍,“月姐歌”鼎盛时期,村里设有11个歌堂,而现在,整个村专门学唱月姐歌的也才30余人,村中也只剩2个歌堂。一些“月姐歌”艺人因年岁已高,逐步退出舞台。年轻人很少参加活动,致使月姐歌后继乏人的境地。

李玉清

88岁的谭彩霞是石塘村最年长的“月姐”,也是广东最年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石塘村,她掌握的“月姐歌”最多、最全面,多达100多首,在“月姐歌坛”中辈分最高。

据老人回忆,她从4岁时便已开始学唱“月姐歌”,14岁时,她加入了月姐歌堂。而她的“师父”则是她的奶奶。

老人文化程度不高,唱月姐歌就只能完全凭记忆去记发音,这是非常难的。老人年轻时的最大娱乐,便是同村的女性聚在一起边绣花边唱“月姐歌”,少时两三人,多时十几二十人。而这一唱,便是80余年,直至如今,谭彩霞到了“接月姐”的日子仍每天和村里的妇女们聚在一起唱“月姐歌”,并且带有32位“徒弟”,其中最年少的只有四五岁,最年长的甚至有七八十岁。

 
 
[ 文化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