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 » 学术观点 » 正文

发掘“天真的艺术”造福社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3  浏览次数:736
在南京江心洲上,有一所我国首家以挖掘、收藏、研究和推广精神病人艺术为主的非营利专业机构,那就是南京艺术家郭海平与他的朋友曾丽华合作创办的“南京原形艺术中心”。
 

“天真者的像”聚焦精神障碍者原生艺术作品展 展览现场

       在南京江心洲上,有一所我国首家以挖掘、收藏、研究和推广精神病人艺术为主的非营利专业机构,那就是南京艺术家郭海平与他的朋友曾丽华合作创办的“南京原形艺术中心”。坚信“艺术家和精神病人只有一步之遥”的郭海平,从6年前开始,一直对此进行执着的探究,并致力于通过艺术创作让精神病人重返社会。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这些看似“疯疯癫癫”的作品,却是人们内心的真实的反映与体现,能用来关怀当代人的身心健康和促进文化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原生艺术的探索者

      今年50岁的郭海平是一位现代艺术家,他8岁那年,大哥因征兵政审没有通过突发精神分裂症,亲身经历的这一幕,让他产生了探究精神病人内心世界的动力。上世纪80年代中期,20多岁的郭海平开始研究心理疾病,除了给报纸杂志撰稿外还做心理咨询。而心理咨询在当时还是无人涉足的盲区。几年后,他回归艺术本行,他期望寻找到艺术与精神异常之间的内在联系。2006年,郭海平进入祖堂山精神病院对精神病人自发创作的原生艺术进行了3个月的艺术探索与实验,2007年,他带着11名病人的70幅作品和著作《癫狂的艺术》,在北京举行了国内第一个精神病人原生艺术展。2010年,在艺术爱好者曾丽华的资助下,他创办了国内第一家精神病人艺术机构--南京原形艺术中心。他被誉为“中国原生艺术的之父”。

艺术天赋不敌做面包的手艺

       近几年,郭海平在南京及全国各地陆续发现一些非常有艺术天赋的精神病艺术家。南京一位铁路工人30多年时间里,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用自己收集到的废纸和包括油漆等各种各样的涂料、颜料作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心理学价值,但其家人看到报道后找到郭海平,当事人已经中风不能画了。还有一位从未接触过绘画的智力障碍患者的画作让郭海平眼前一亮,虽然原形艺术中心愿免费提供食宿、画材让其作画,但其家人却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坚持让孩子在福利企业做面包工人,觉得这样的生活更“靠谱”。还有一位曾患过精神分裂症的康复者抱着自己创作画找到郭海平,但其家人却反对他画画,理由是看不懂他的画,担心这些是不是发病的表现。

      对此,郭海平表示,用绘画来表达人心灵的世界在人类已有数万年历史,它不仅可以缓解人精神的紧张和焦虑,而且还可以让人的很多精神诉求获得替代性满足,艺术治疗在今天已成为发达国家普遍应用的精神治疗和康复的手段,精神病人在与社会沟道交流中艺术已成一种安全通道,他们的原创艺术在人类艺术发展进程史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没有艺术家能像他们那样自由地表现人心灵深处的潜意识。

       “很多精神病患者的艺术天赋非常惊人,只是缺乏被人了解的渠道。我们希望通过鼓励他们创作,达到辅助康复的目的。同时通过展示他们的作品,帮助社会消除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偏见。”郭海平告诉记者,中国公众对精神疾病大多数都很陌生,即使了解更多的都是一些抽象的文字概念,感性的认识也都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而发展精神病人艺术对于病人的康复和公众的认知意义重大。2011年郭海平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澳大利亚举办的“亚太区首届精神疾病与艺术研讨会”,这届会议的主题就是“用艺术推动亚太区的精神卫生”。今年5月1日,讨论了二十六年的中国精神卫生法正试开始实施,郭海平希望艺术能对这个精神卫生法的落实与贯彻发挥积极作用。

守着高品位“金矿”无力开采

       在西方以及同是亚洲的日本,都有精神病人艺术机构,精神病人画家在里面画画,作品由艺术机构运作。郭海平在澳大利亚参观时得发现,许多社区都有这样的艺术中心,精神病人在里面画画、做手工,创作材料非常丰富,丙烯、油画、水彩等绘画材料,摄影和音乐器材一应俱全,材料都来源于社会捐赠。很多志愿者和艺术家在这里给病人提供服务。

       但郭海平和他的艺术中心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国人对的“原生艺术”缺乏了解,重视不够,他的探索不被理解,社会对于那些具有梵高那样天赋的艺术家的关心,只停留在通过福利企业为其提供手工劳动工作机会这样的慈善层面。自己的“原形艺术中心”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虽然曾丽华每年资助30万元,但他每年为维持艺术中心的运转和引进作画者作画的支出,早已“超支”,但收藏画家的工作却不能停止,因为中心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作品,才能进行展出和交流,自己现在都是贴钱在从事这项事业,没有一分钱报酬。再者,此前与曾丽华约定的三年资期即将届满,“原形”所在的地方因江心洲开发面临拆迁,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到什么时候。

      西方对原生艺术的研究已有100多年了,并形成了成熟的培养、研究推广机制,挪威精神病艺术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曾拍出1.199亿美元的天价。同是亚洲的日本,也是6年前与郭海平开始行动时进行这项工作的,起初也是由福利彩票机构赞助的,如今,他们已有几十位画家打入了欧洲市场,实现了资本注入,产售一体的良性循环。而“原形”却在举步维艰,现状可用“守着一堆高品位‘金矿’无力探掘”来形容。为此,大庆市文联主席柳庄专程来南京交流,他希望郭海平去大庆发展,他说“精神病人原生艺术是中国一个还没有开发的大油田。”但由于郭海平与南京有太多割不断的联系,所以他说“再困难也要守住南京”。

      希望能发现和发掘出“梵高” 也许有人会问,某些自闭症、智障以及精神病患者的画,真的有那么重要的艺术价值?对此,郭海平认为,这些的“天真的艺术”作品具有超验性,没有任何模仿、学习的成份,而是发自内心的“先验”的,这些作者是有着神奇天赋的艺术家,他们的画作是本原的、天然的、没有受污染的,是最接近人心灵和自然的高端艺术,艺术家们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无法通过学习进行复制,自己是敬仰他们的。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有17.6%的人存在精神问题需要关怀,照上述口径计算,全中国有过亿的人有着需要解决的精神问题,因此可以说精神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健康威胁,而精神病人及他们的画作让我们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用艺术手段关怀当代人的身心健康,是当今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这也是精神病艺术家蒙克一幅画能卖到1亿多美元的根本原因。郭海平最后说“中国不缺凡高、蒙克、草间弥生这样的艺术大师,而是缺少他们生长的土壤和生态,我希望与社会各方一起努力改变这个现实。”

 
 
[ 前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