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立即注册
全国艺术网,全国商家联盟,全国艺术黄页,全国艺术新闻,全国艺术联盟,全国艺术家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前沿 » 学术观点 » 正文

专家称科学鉴定藏品不太可能:每种方法都有缺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31  浏览次数:573
在收藏业内,依靠“眼学”对藏品进行鉴定已经成了一种较为普通的鉴定方式。但是由于鉴定行业的乱象,加上“眼学”本身更注重经验与个人感觉,因此难免会引发一些争议...
赝品的四羊方尊
 
在收藏业内,依靠“眼学”对藏品进行鉴定已经成了一种较为普通的鉴定方式。但是由于鉴定行业的乱象,加上“眼学”本身更注重经验与个人感觉,因此难免会引发一些争议。那么利用科学的方式能否对这些藏品进行鉴定呢?精密的科学仪器能否成为预防赝品的最后一道防线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前山东省化工研究所党委书记张颂斌。
 
A
 
造假的人拥有同样高的智商
 
张颂斌有着两个身份,一个是前山东化工研究所党委书记,另一个则是青铜器鉴定专家。
 
由于本身是从事化工研究,因此张颂斌对于收藏业内的科学鉴定方法很感兴趣,但是在他看来,这种鉴定方法始终是不保险的,“如果你指望科学仪器成为一道杜绝赝品的防线,那我只能说科学仪器鉴定是一条马其诺防线。”
 
在张颂斌看来,目前利用科学仪器鉴定藏品的真伪,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手段,真正主导藏品鉴定的,还是需要专家们的“眼学”帮忙。
 
从1983年开始,张颂斌就对青铜器的收藏和鉴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他本人又是化工专业出身,因此他也曾试着利用化学分析的方式来鉴定青铜器的年代,但是很快他就对此放弃了。“古时候的青铜器,含有很多合金,而且会有一个比例,所以我也对此进行过研究。”但是很快的,张颂斌就发现,用这种方式鉴定青铜器并不“靠谱”:“举个简单例子,古人烧制的青铜器,他们对于火候的要求完全是凭个人感觉,对于配料也是凭感觉,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有时候会非常大,你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确定青铜器的年代,不太可能。”
 
尽管如此,张颂斌依然关注着“科学鉴定”,但是每一个新的科学鉴定方法出现之后,张颂斌总能发现其中的缺陷。
 
“科学鉴定藏品,目前来看不太可能。”张颂斌感慨地说道:“因为我希望大家明白这么一个道理,制造赝品的人,跟我们一样,拥有着同样高的智商。任何一种鉴定方法,不管是眼学的还是科学的,都会有破绽,我们鉴定的水平在提高,造假水平同样在提高,而且造假水平永远是领先我们的鉴定水平的。”
 
B
 
防不胜防的打眼
 
从1983年开始,张颂斌就迷上了青铜器,如今一晃已经快三十年了,张颂斌目睹了整个青铜器收藏行业的几次大事件。
 
第一次大事件是在1996年,此时的张颂斌不但收藏了很多青铜器,同时也遍访名家,对于青铜器的造假方式了若指掌。也是在那一年的某一天,张颂斌在英雄山文化市场里,见到了一批铜镜。“制作非常精美,而且器形、色泽、绿锈、银浸、黑漆古,都很正常,年代跨度也很大,有汉代的,有唐代的。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很幸运,居然能遇到这些东西。”张颂斌当时就想掏钱买下这批价值不菲的铜镜。但是很快,他从这种狂喜中清醒过来,同时发现了破绽:“虽然外观是正常的,但是不符合常理,怎么可能一个摊位有这么多铜镜?而且各个时期的铜镜都有?更重要的是,不管是汉代的还是唐代的,铜镜本身的色泽几乎一样,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很快张颂斌便与摊主交谈起来,并从摊主嘴里套出,这批铜镜来自于徐州某个私人作坊。“很庆幸,自己理智的多看了几眼,不然就打眼了。”在张颂斌看来,1996年的这次铜镜事件,意味着国内文物造假者的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此后一段时间里,国内的文物市场上,此类的铜器非常多,鉴定者们也从中找到了破绽。
 
不过张颂斌最终还是打了眼,2003年,张颂斌在一位朋友的邀请下,前去帮忙鉴定一柄青铜剑,这一次他“打眼”了,那把假青铜剑凭着近乎完美的铸造工艺不但骗过了张颂斌,还把国内不少知名的青铜器鉴定专家都给骗了。“之所以大家被骗,一是心里没有准备,没想到文物贩子的造假水平会在一夜之间提高这么多,再一个原因是造假者已经掌握了古青铜剑的铸造工艺、流程和合金比例,再加上他们利用化学药品对青铜器做旧,使得当时鉴定者们都上当了。”说到这里,张颂斌很是郁闷,因为当时朋友就是听了他的建议,以数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柄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类似这样的青铜剑铺天盖地的出现在了全国各地的文物市场上。
 
C
 
碳14与热释光
 
事实上,“碳14测年法”是由美国人发明的,而这种方式目前时常用于考古发掘的文物鉴定中,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文物中残留的碳14含量来推断有机物死亡的年龄,这种检测方式可以精确到前后100年左右。“简单来说,我们今天砍一棵树做成棺材埋起来,过上几千年,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大致推断出我们制造棺材的年代是在2000年左右。”但是在张颂斌看来,碳14测年法只适合于考古发掘中,而不适合藏品的鉴定。“原因很简单,考古挖掘出来的东西,没人能作假,但是藏品就不一样了。”
 
譬如说青铜器,造假者往往可以把一些盗墓者从古墓中带出的有机物残片与青铜器进行粘合,然后送到检测机构进行碳14检测:“碳14只能检测有机物残渣,但是有机物残渣是古代的,而青铜器是现代刚做出来的,你能凭着这个残渣就说明青铜器也是那个时代的吗?当然不能。”在张颂斌看来,如今的造假技术,已经颇为成熟,甚至形成了产业链,造假者们不断地在研究新的造假方式,对于高科技的科学鉴定,他们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比如说在瓷器陶器的鉴定中,现在科学的鉴定方式是做热释光测量。”张颂斌告诉记者,所谓的热释光,是指晶体在受辐射作用后积蓄的能量在加热过程中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比如说瓷器或者陶器,在加热烧制之后会释放出来,那么它的热释光为0。然后它会重新积累各种辐射,因为在自然界中,存在天然放射性元素,在积累了一定时间后,它被埋在土里当做陪葬品,一直到再次被人挖掘出来。但是现在造假者也很聪明,他们制作出瓷器之后,会利用各种设备对瓷器进行辐射,比如说X光,比如说镭照射,从而使得瓷器的热释光与古代的差不多,从而迷惑机器。”
 
D
 
真假嫁接:升级的造假
 
如果仔细的划分一下目前收藏品鉴定的科学方法,我们或许会发现,目前的科学鉴定方法只有两大类,一类是测年份,一类是测成分,而这两种测试方法都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比对。“也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你如何确定一个比较准确的比例。比如说瓷器的烧制,同样是景德镇的瓷器,同样的烧制方法,同样的比例,数据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你现在烧制的瓷器取的土,跟古时候所取的土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你取土的范围也是不同的,这种误差肯定会存在。如果你没有一个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是根本无法确认的。”张颂斌表示。
 
此外,目前国内已经有造假者开始尝试用嫁接的方式来蒙混仪器检测,例如一个破损的古瓷器,造假者往往会将其残留的一部分与新的瓷土粘合起来重新烧制,“这个时候你用仪器取样检测,如果取的恰恰是古瓷器的一部分,那检测结果肯定是真的,但是如果你取的是新瓷器的那一部分,结果则是假的。”但是如果利用眼学来进行鉴定,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张颂斌告诉记者说,目前国内的鉴定专家对于这类重新烧制的瓷器,见过很多,很容易通过肉眼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从而判断出其真伪。
 
事实上,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曾发生过不少通过眼学来判定藏品真伪的事情:“很多当年流失出去的文物,在国际市场上很难用科学的手段鉴定真伪,往往最后只能从国内请一批鉴定专家去帮忙鉴定,可见科学的鉴定并不靠谱。”
 
 
[ 前沿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前沿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岭南地图 | 粤ICP备11062658号-3
岭南艺术网,岭南艺术商家联盟,岭南艺术黄页信息,岭南艺术联盟,岭南艺术爱好者的家园
版权所有 岭南艺术网 Copyright©2008-2010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lnarts.com
在线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1437608288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